农业无人机的利用
1.确定防控任务
需要事先了解需要防治的作物种类、面积、地形、病虫害、防治周期以及使用的药剂等信息。这些都需要在确定任务之前做好准备工作:地形勘察是否适合飞行防治,面积测量是否准确,是否存在不适宜作业的区域;农田病虫害报告;以及防治任务是由飞行防治小组还是农民自备农药(这涉及到农民是自行购买农药还是由当地种植公司提供)。
(注:由于粉剂农药需要大量的水来稀释,而植保无人机比人工节省90%的水,所以粉剂不能完全稀释。使用粉剂容易导致植保无人机喷药系统堵塞,从而降低作业效率和防治效果。)
农药除了粉剂外,还有水、悬浮剂、乳油等成分。这些成分都可以正常使用,但需要一定的施药时间。由于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根据地形不同,每天在200英亩到600英亩之间不等,需要提前配制大量农药,因此通常使用大瓶装的农药。飞防服务机构会自行配制飞防专用农药,减少施药时间是提高作业效率的关键。
2. 确定飞行防御组
确定防控任务后,要根据防控任务需要确定飞行防护人员、植保无人机、运输车辆的数量。
这需要根据作物种类、面积、地形、病虫害、防治周期以及单架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来确定。一般来说,作物的病虫害防治都有一个特定的周期,如果在这个周期内没有按时完成任务,就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。第一个目标是保证效率,第二个目标是提升效率。
发布时间:2022年09月03日